新闻资讯

建瓯市司法局多举措推进《民法典》普法宣传全覆盖

发布时间:2020-09-10 责任编辑:李诗旺 发布者:李诗旺 阅读 : 2985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涵盖了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为了普及《民法典》相关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瓯市司法局大力组织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推动《民法典》普法宣传全覆盖。

一是活用宣传载体。一方面,借助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载体,积极推送《民法典》相关内容,对《民法典》编撰的意义和新增的与居民息息相关的例如人格权、居住权、离婚冷静期、继承人宽恕制度、打印遗嘱和录像遗嘱等各类条文进行讲解释义,引导群众自主学习,提升遵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另一方面,精心筛选《民法典》中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制作成“《民法典》普法小贴士”宣传单,瓯宁、建安等基层司法所积极组织普法志愿者走村入户向辖区群众发放宣传单并开展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普法,现场解答法律咨询,引导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遇事找法”的习惯。

微信图片_20200910111146

二是开展专题讲座。为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营造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民法典》的良好氛围,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南雅、玉山司法所积极联合当地党委、政府举办《民法典》专题知识讲座,组织全镇干部职工、双管单位负责人、各村书记(含下派第一书记)、主任、党群工作者参会学习。并邀请福建建达律师事务所张翯琦律师进行讲授,对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进行深度解读,并结合具体事例从《民法典》的概念和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七编入手,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民法典》的基本内容和要点,方便全镇干部职工准确理解和把握《民法典》立法精神和农村生活实际情况相关的民事法律知识,营造了浓厚的《民法典》学习氛围。

三是抓好重点人群。为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管理,增强社区矫正对象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有效推动社区矫正对象教育监管工作。迪口、吉阳等司法所分别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了以学习《民法典》为主题的集中教育活动。通过观看民法典宣传短视频、宣传漫画、手册等,引导社区矫正对象主动学习《民法典》,提高自身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好《民法典》相关规定,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自《民法典》普法宣传工作启动以来,建瓯市司法局共组织开展专题讲座50余次,利用网络载体宣传推送《民法典》相关解读内容200余条,发放“普法小贴士”宣传册2万余册。切实扩大了《民法典》宣传覆盖面,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有效促进《民法典》不断深入人心,为《民法典》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微信图片_20200910111219

微信图片_20200910110731

微信图片_20200910110731微信图片_20200910110744

微信图片_20200910110731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